主席/主持人:

Hatem KOTRANE先生儿童权利委员会委员

报告员:

Ghalia Mohd Bin Hamad AL-THANI女士儿童权利委员会委员

工作组 2 :解决家庭以外抚养的难题

在机构收养作为最后手段而采取的一项措施问题上,应有哪些条件和保障,确保交由养育机构收养的决定符合儿童的权利,包括儿童享有在安全、稳定和可靠的环境中成长的权利;评估养育机构条件和机构收养对儿童影响的指标。

制度、监测机制,包括儿童敏感的投诉程序,以及最低标准,确保家庭收养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可对收养的儿童产生积极影响。

机构收养和将儿童接出机构以外抚养,国家在政策上对这两类抚养办法如何进行管理,以及确定规范,包括与儿童一起制定规范,适用于机构收养的儿童。

支持非正式寄养的最佳办法,包括亲属照看,以及监测这类形式抚养的儿童,他们的生活和安全情况。

主席/主持人:

Ms. Joyce ALLUOCH

儿童权利委员会副主席

报告员:

Mr. Jean ZERMATTEN

儿童权利委员会委员

638. 讨论结束后,委员会在“无父母照料儿童问题”讨论日的书面和口头发言基础上,在9月30日的第1080次会议上通过了以下报告和建议。

报告和建议1

背景

639. 儿童权利委员会根据其临时议事规则第75条,决定定期举行为时一天的一般性讨论,讨论《公约》的某个具体条款或儿童权利的一个主题。

640. 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2004年9月13日至10月1日)决定,下一次一般性讨论日讨论“无父母照料的儿童”问题。委员会第四十届会议期间,于2005年9月16日星期五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举行了讨论。

641. 委员会在为一般性讨论起草的提纲中(提纲全文见CRC/C/146,附件二)指出,一般性讨论日的目的,在于改进《公约》有关这个主题的落实情况,找出具体办法和措施,确保无父母照料儿童的权利得到尊重。

642. 委员会确定了三个主要领域,将在一般性讨论日上讨论:

在儿童与父母分离之前、期间和以后的时间里,何种法律框架最有可能确保儿童的权利得到保障?

可建议采取哪些家庭扶持政策和其他抚养方式的政策,帮助防止和减少儿童与父母分离的情况,并确保最恰当地利用其他方式的替代抚养?

有哪些机会,可增加儿童参与使其享有家庭安全的措施,以及参与其他有关抚养的决定,包括离开父母、其他抚养安排,和重新团聚等方面的决定?

643. 鉴于2005年的一般性讨论日主题较为宽泛,因此参加会议的人按以下两个领域分成两个工作组,以便重点讨论:

工作组1:国家在防止和管理儿童与父母分离上的作用

工作组2:解决家庭以外抚养的难题

国家在防止和管理儿童与父母分离上的作用

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644.委员会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是儿童生存、得到保护和成长的自然环境,委员会认为,一些道德和文化价值是与家庭联系在一起的。在考虑家庭环境时,《公约》反映了各种不同文化形式和新出现的家庭关系所带来的不同的家庭结构。在这方面,《公约》提到了不同形式的家庭,如大家庭,因此《公约》适用于各种家庭,如核心家庭、重组家庭、数代同堂的大家庭、单亲家庭、习惯法家庭和收养家庭。在家中培养社交能力和价值观,和在家庭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对儿童今后的生活极为重要。

645. 儿童离开有益的“家庭”环境,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而父母需要适当的条件抚育他们的子女,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委员会建议,缔约国与公民社会携手,如与非政府组织、社区、家庭和儿童一道,制定、通过和实施有关家庭和儿童的综合国家政策,对家庭给予扶持和加强。国家政策的重点,不仅应当是国家对困难家庭的补贴和物质帮助,而且还应以所谓服务计划的形式向家庭提供支持,包括得到社会和卫生服务、儿童问题的家庭咨询、教育和适足的住房。委员会建议,在制定国家的家庭政策和服务计划时,结合进家庭和各种家庭组织。

646. 委员会忆及《公约》的各项原则和规定,这些原则规定要求缔约国向父母、法定监护人和大家庭提供适当帮助,履行他们抚育儿童的责任,特别是提供父母教育。委员会强调,必须拿出资源,教授如何为人父母,而不是将儿童与父母分开。委员会还提醒家庭和家庭组织,不应忘记他们对其他家庭的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在社区内彼此之间解决为人父母的问题,往往较为容易。委员会鼓励所有利益攸关者,想方设法,提高做父母的技巧,包括在学校课程中增加做父母技巧的培训。

647. 委员会建议,缔约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父母双方能够同等地履行他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委员会强调,必须找出每个家庭不同情况的需要。例如,移民家庭的需要就可能与本地家庭的需要有很大不同。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注意到,寄养家庭与也亲生子女家庭一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包括婚姻问题、家庭暴力问题、性侵犯、吸毒等等。

648.关于不同的家庭结构,委员会愿提请注意大家庭的概念,特别是祖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责任上可能起的作用,而这一点在国内法和习惯上很少得到承认。委员会鼓励缔约国对这个问题采取更积极的态度,采取适当措施,支持祖父母在抚养子女方面发挥作用。

预防

649. 根据讨论的情况,委员会愿强调,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儿童与他们原来的家庭分开。在这方面,委员会重提前文有关家庭环境重要性的各段,以及需要为父母履行他们做父母的责任给予必要的支持。

650. 委员会建议,缔约国制定和执行一项综合性政策,防止作其他抚养安排,这项政策应建立在多学科方针的基础之上,包括适当的立法和免费服务制度。委员会还建议,所有预防政策均应建立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委员会还强调,需要对有关专业人员的态度作深入审查,并对他们进行以权利为本的培训。委员会鼓励缔约国和地方当局采取实际措施,防止儿童与父母分离,例如,采取调解家庭问题的办法,如举行家族会议等。这种办法可能包括大家族和社区。委员会还建议,保护和以其他方式抚养无父母照料的儿童,有关的一整套国际标准,应考虑进必须早期发现处境危险的儿童,这套标准还应对预防方面的其他服务作出重新规定。

立法和政策

651. 委员会强调,缔约国有责任保护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有责任为父母提供适当援助。为了履行这一责任,缔约国必须颁布这方面的国内法和制定政策,使私营和公营部门参与儿童保护。不得因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政策,而将儿童送入机构收养。委员会赞赏地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缔约国正在审查本国的机构收养儿童的政策,并实行了各种其他抚养措施和方案,以求更好地保护无父母照料儿童的权利,委员会鼓励其他缔约国也进行类似审查。

652. 委员会建议,制定和通过本国的家庭和儿童保护法和政策,应积极征求受这些立法和政策影响最大的群体――儿童和他们父母的意见。然而,如果本国的法律只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那它只是一个不完整的解决办法。

653. 最后,委员会强调社会责任的原则。保护儿童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

家庭以外抚养的难题和国家的责任

与父母分离和另外抚养

654. 委员会注意到,在很多缔约国,与父母分离的儿童和被另外安置抚养的儿童人数一直在增加,且居高不下。委员会感到关注的是,这类安置常常不是作为一项最后措施,因此也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委员会建议,缔约国应确保对儿童作其他抚养安排(寄养、家庭收养、其他形式的抚养),必须由胜任的、多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小组,从需求和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两个方面进行认真评估,在作出安置时,已制订出短期和长期的计划,包括安置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并随着儿童的成长定期作出调整。

655. 委员会强调并向缔约国建议,应确保对儿童作另外的抚养安置,必须由主管当局作出决定,有法律依据,并经过司法审查,以避免任意和随意的安置。缔约国还应确保根据《公约》第25条,定期对安置进行审查。

656.此外,委员会鼓励建立收养、“卡法拉”和传统的寄养制度,如以家庭为基础的另外抚养安排(如大家族、祖父母等),以社区为基础的抚养安排,应特别注意《公约》承认的权利,包括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

657.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委员会鼓励缔约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作另外抚养安排的儿童,特别是寄养安置的儿童,在采取这项保护儿童措施期间和之后不得受到歧视。

贫困问题

658. 委员会深为关切的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失去父母的儿童,生活贫困的比例过高。委员会认为,与父母分离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原因,而不是自愿的。委员会还关切地注意到,社会和经济困境可能导致遗弃儿童和大量儿童流落街头。贫困可造成恶性循环。生活贫困的父母不一定敢于求助政府的帮助,因为他们担心会失去自己的孩子。在没有外来帮助和支持的情况下,最终可能造成儿童失去父母。此外,委员会还注意到,社会上和/或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家庭,很少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也没有机会影响决策人。

659. 根据《公约》第27条,委员会敦促缔约国必须确保不能仅仅因为贫困而导致作出分离的决定和家庭以外的安置。委员会建议,缔约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提高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准,特别是通过减贫战略和社区发展,包括儿童的参与。委员会请缔约国作出更大的努力,向经济上和/或社会上的弱势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物质帮助和支持。此外,缔约国还应确保贫困儿童能够得到社会服务、卫生服务、教育和适足的住房。

新模式

660. 根据“无父母照料儿童”一般性讨论日期间向委员会提交的书面材料和讨论情况,委员会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往往带有负面含义。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需要一个新的模式。传统机构是否已经失去实用价值?此外,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僵化地执行机构收养必须作为最后手段的原则,可能会使这些机构里的儿童或将安置进这些机构的儿童带上污点。这种做法可能会损害需要以其他方式抚养的儿童的成长,也使最终收养这些孩子的机构面临难以完成的任务。对需要得到照料和保护的儿童,对其需要进行认真的、多学科的评估,必须弄清家庭以外抚养是否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以及应采取何种形式。委员会建议,在制定本文件附件四中建议的标准时,应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661. 委员会承认,机构收养模式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改变这种思想是一项困难的挑战,但委员会鼓励缔约国采取现实的步骤,改革传统的机构,例如在这类机构中建立较小的、专门化的单位,增加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并为这些专业人员提供有系统的培训。

儿童的最大利益

662. 关于起草无父母照料儿童的保护和另外抚养问题的国际标准,委员会强调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委员会认为,起草标准应以这个最基本的原则为基础,标准的目的应是更好地确保儿童的最大利益。这套标准不应当是一张核对表或一项机械的职能,而应当是一个实用的工具,需要所有有关方面的互动。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标准不应排除“人的方面”,可将之作为创新的和有启迪作用的工具。

尊重儿童的意见

663. 委员会感到关注的是,分离和安置工作往往不听取儿童的意见。委员会还感到关注的是,作出决定的过程没有将儿童作为伙伴方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这方面的决定对儿童的生活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委员会还强调,必须考虑进亲生父母的意见。

664. 根据《公约》第12条,委员会建议,所有利益攸关方继续加强努力,在评估、分离和安置过程中,家庭以外抚养和过渡期内,在所有影响到儿童的问题上,考虑进儿童的意见,便利他们的参与。委员会建议,在保护措施程序上、作出决定之前、执行过程中以及在执行之后,均应听取儿童的意见。为此,委员会建议,应建立特别机制,将儿童视为伙伴予以重视。家庭会议是确保儿童的意见得到考虑的一种办法。另外还建议,缔约国定期审查儿童的意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考虑,以及他们的意见对决策和法庭的决定,以及对方案落实的影响。

优先安排家庭式的另外抚育办法

665. 委员会感到关注的是,机构收养儿童已成惯例。委员会认为,人们普遍同意,家庭环境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但在自己的家庭与机构收养之间,还必须找出其他选择。这些选择可包括在传统的家庭或大家庭中抚养、开放式中心、日托或晚间照料、紧急安置、临时暂住安排等等。这些选择很多已经采用。委员会可以举出很多国家,那里的文化价值观注重家庭或社区的团结,委员会鼓励各缔约国研究这些给人启迪的示范和可能性,为儿童提供因人而异的解决办法。

666. 委员会忆及2000年关于“国家对儿童的暴力行为”一般性讨论日后提出的建议,缔约国应逐步采用其他措施,根据《公约》第6条第2款,避免将儿童长时间安置在不能提供儿童所需环境的机构中,不仅是生存环境,也包括成长发育的环境,如心理、智力、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符合人的尊严,培养儿童在自由社会中独立生活的能力。

以具体儿童为核心

667. 在儿童与父母分开的情况下,委员会希望强调个性原则。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将儿童与父母分开而安置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下抚养,必须始终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没有适合所有情况的单一解决办法。个性化解决,是指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更适合的解决办法,包括儿童本人的情况、家庭和社会情况等等。这样做可以有机会更好地评估儿童的长期成长发育,也尊重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如儿童的实际需要是什么,如何与出生的家庭保持密切关系等。

668. 然而,在实现个性化解决的理想道路上仍有一些障碍,如没有时间,包括没有时间对实际情况作出评估,缺少人手,家庭的收容空间,临时和紧急措施,及接待家庭等问题。在为儿童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时间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需要在家庭以外抚养的儿童数量庞大,以及必需早期采取行动,显然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挑战,如爱滋病/病毒的流行和严重自然灾害等问题,如2004年南亚和东南亚发生的海啸。回应这类挑战,需要更多的资金、人力、物质和技术资源。然而,委员会关切地注意到,一个重要的障碍,常常是我们的思维定式,特别是缺乏创造力、缺少改变旧习惯和习俗的决心,以及在培训和掌握现有资源方面的不足。

669. 委员会建议,所有有关脱离父母和在家庭以外抚养安置的决定,以及对安置的定期审查,必须始终以个性化解决办法的原则为基础。此外,委员会还建议,保护无父母照料儿童和作另外抚养安排的国际标准,也应强调这一原则,并考虑进妨碍在家庭以外抚养儿童的困难和挑战。

特别易受害儿童

670. 委员会愿提请注意一些需要特别支持措施的儿童群体,如残疾儿童、吸毒儿童、街头儿童、难民儿童或寻求庇护的儿童,和感染爱滋病/病毒或受其影响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他们的社会和健康状况,常常被安置在大型收养机构中,而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逐个评估。有些类别的儿童往往得不到国家的注意,如移民工人的子女。

671. 委员会呼吁所有缔约国和其他利益攸关者,在为需要特别支持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考虑和执行其他照料措施时,寻找个性化的解决办法。委员会建议,缔约国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向父母和未来的父母提供适当支持和咨询,防止儿童与父母分离,如建立母亲接待中心,向母亲提供更多的资源,防止他们的子女必须由机构收养。

672. 委员会关切地指出,得不到父母照料的女童更容易受到性剥削、童婚,和无法接受教育。委员会还指出,收养机构内的性别比例时常不平衡。男孩和女孩都需要两性角色的范示。委员会建议,考虑到得不到父母照料的女童权利往往更容易受到侵害,缔约国和其他利益攸关者应确保将性别视角包括进所有举措。

基于社区的办法

673. 儿童在自己的环境里感觉会更好,因此在将他们做家庭以外的抚养安排时,应考虑进这一点。一个基本前提是,应将儿童留在他们自己的社区内。例如,土著民族常常有一套紧密的家庭制度,儿童保护制度应考虑进土著文化、价值观和儿童享有土著身份的权利。在向儿童提供基本保护时,不应忽视地方一级和地方当局的重要性。委员会建议,缔约国鼓励地方当局自己作出安排,为社区成员提供基本保护,并向地方当局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为了使儿童留在自己的社区,必须向他们提供基本服务,如享有社会和卫生服务、教育,和各种增进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服务。

674. 委员会鼓励建立所谓的社区保护网,在早期阶段向家庭提供帮助。从事弱势家庭工作的当地多学科小组,最有可能向那些家庭提供帮助,根据各家庭的实际情况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委员会鼓励缔约国在社区内寻找机构收养儿童以外的措施。委员会建议,应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组织看待,包括大家庭。此外,委员会还建议,其他抚育措施应更多地注意社区的文化价值。

过渡期

675. 委员会建议缔约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便利和加强儿童从机构抚养向独立生活的过渡,例如为儿童安排外界联系人、加强与生身父母的联系、教会孩子如何独立生活和管理自己的日常事务,和在过渡期间提供重叠的半家庭式条件等。

培训和宣传

676. 委员会感到关切的事,从事儿童工作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卫生人员、社会工作者、寄养家庭的人员、法官、地方法官、律师、执法官员、公务员、议员和地方领导人,常常忽视对这些人的教育和培训。委员会深为关切地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专业人员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培训,不能发现家庭或机构内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不能及时进行干预。

677. 委员会建议,缔约国以权利为本,注意性别问题,在保护无父母照料的儿童和以其他方式抚养领域,加大力度,开展系统的培训、教育和研究。缔约国应对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以及从事儿童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开展有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委员会还建议,缔约国在公众中开展儿童权利和父母责任的宣传运动。委员会鼓励缔约国和其他利益攸关者,寻找和制定富有创造力的、有益儿童的方法,促进《公约》的原则和规定。

678. 此外,委员会还建议,缔约国对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适当的支持服务,包括心理支持。这些专业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随时看到家庭困难的情况和儿童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情况,包括暴力、虐待和忽视。他们在遇到儿童将要离开他们的父母时,可能会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委员会提醒缔约国,还必须承认这些专业工作人员的需要。委员会建议缔约国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和半专业人员。

调查和身份证件

679. 关于离开父母和在家庭以外抚养的儿童,委员会关切地注意到,很多儿童没有适当的身份证件和档案资料。有时根本无法查找儿童的身世,弄清与父母分离决定的具体原因。未作过调查和缺少足够的身份证件,妨碍了对安置的继续规划和定期审查。

680. 因此,委员会建议,所有在家庭以外抚养的儿童,包括寄养家庭、国家和私营收养机构和抚养人,宗教抚养机构等,以及准备安置在这类机构的儿童,均应作充分的社会背景调查和提供详细的书面证件,这些资料和证件应在家庭以外抚养期间始终跟随儿童。这些综合档案须定期更新,随着儿童的成长加以补充。

缺乏资料和统计数字

681. 委员会关切地注意到,无父母照料的儿童,缺乏有关人数的资料和统计数字。委员会特别注意到,以非正式照料方式抚养的儿童,如有亲属照料或完全无人照料的儿童,如街头儿童,更是缺少有关资料。

682. 委员会建议,缔约国遵照《公约》,加强他们的资料收集和制定指标的机制,确保收集的资料包括所有以其他方式抚养的儿童,包括以非正式方式抚养的儿童。委员会还鼓励缔约国利用这些指标和资料,制定有关其他方式抚养的政策和计划。

评估和监测

683. 委员会建议,缔约国对其他方式抚养,包括非正式的其他抚养形式,制定有效的评估机制。必须对其他抚养形式和有关方案和服务的质量,实行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委员会建议,评估应直接征求儿童的意见。控制和评估还应与防止与父母分离联系起来。对预防措施实行控制,例如,可为寻求帮助和援助的父母和儿童建立“安全之家”,国家实行登记。

684. 此外,委员会建议,缔约国对失去父母照料的儿童建立独立、有效的监测机制。该机制应有权接受、调查和解决儿童的投诉,在工作上应有较强的儿童意识,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执行

685. 显然需要一套关于保护无父母照料儿童和其他抚养方式的国际标准,但委员会要强调的是,必须以现有的国际和区域文书为重点,如各项公约、议定书、宣言和准则,力求有效落实其中的规定,监测执行工作取得的进展。

总结建议

686. 儿童权利委员会根据2005916日关于“无父母照料的儿童问题”一般性讨论日期间提出的投入和书面材料,并在该日讨论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了以下总结建议:

687.委员会欢迎各种区域和机构间组织为制定无父母照料儿童的照料原则和标准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欧洲委员会的部长委员会对各成员国的建议――收养机构中的儿童权利,和机构间关于无人照料和失去父母的儿童的指导原则。委员会关切地注意到,现在有大批儿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冲突、暴力、贫困、爱滋病/病毒和社会分裂等,而成为孤儿或失去父母,委员会肯定,这个数字还将增加。委员会认为,尽管已经制定了《儿童权利公约》和其他一些国际文书2但对力求履行自己的义务,找到其他适当抚养办法的各国来说,仍缺少具体的指南。尽管很多缔约国在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上采取了积极步骤,但委员会感到关注的是,执行措施跟不上,以至常常造成了法律、政策和行动上的差距。

688. 儿童权利委员会建议,国际社会,包括各缔约国、联合国机构和组织,以及有关的区域组织、国际和国家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和国际专业组织等,组织一次专家会议,起草一套保护和以其他方式抚养无父母照料儿童的国际标准,供联合国大会在200 6年审议和通过。

689. 这套标准和准则的对象不仅是各国政府,也包括整个公民社会,从事儿童工作的专业人员、志愿组织、国际机构和组织,以及直接或间接从事组织、提供或监测家庭以外抚养儿童工作的私营部门。委员会建议,这套标准应在文化方面表现出灵活性,既能适应发达国家又能适应欠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关于这套标准的有效落实,委员会强调,一套有效地监测机制,既具有实用性,又十分必要。委员会还建议,这套标准应采取多轨方针,对儿童与父母分离和家庭以外抚养的安排作出规定,制定家庭以外抚养的标准,和从家庭以外抚养向返回家庭或进入社会过渡,同时寻找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不得不作出此种安排和机构收养。在这方面,委员会强调,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征求儿童和他们父母的意见。

七、下一个一般性讨论日

690. 在2005年9月30日举行的第1080次会议上,委员会决定,2006年的一般性讨论日,将讨论“大力宣传儿童权利”问题。

八、第四十一届会议临时议程草案

691. 委员会第四十一届会议临时议程草案如下:

1. 通过议程。

2. 组织事项。

3. 缔约国提交报告。

4. 审议缔约国报告。

5. 与其他联合国组织、专门机构和其他主管机构的合作。

6. 委员会的工作方法。

7. 一般性意见。

7之二. 提交大会的两年期报告

8. 今后的会议。

9. 其他事项。

九、通过报告

692. 委员会在2005年9月30日举行的第1080次会议上,审议了第四十届会议的报告草稿(CRC/C/153)。委员会一致通过了报告。

1这些建议是在2005年9月16日举行的一般性讨论日――“无父母照料的儿童问题”――期间的发言和讨论基础上提出的,并不一定全面。

2有关国际文书包括1986年的《关于儿童保护和儿童福利、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寄养和收养办法的社会和法律原则宣言》和《关于在父母责任和保护儿童措施方面的管辖权、适用法律、承认、执行和合作的海牙公约》。因冲突而造成的孤儿或失去父母的其他情况,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和1977年的附加议定书,以及专门查找人员的机构,均有重要的借助意义。

附件一

儿童权利委员会委员名单

委员姓名

国籍

Ghalia Mohd Bin Hamad AL-THANI女士 **

卡塔尔

Joyce ALUOCH女士**

肯尼亚

Alison ANDERSON女士 *

牙买加

Jacob Egbert DOEK先生*

荷兰

Kamel FILALI先生*

阿尔及利亚

Moushira KHATTAB女士*

埃及

Hatem KOTRANE先生*

突尼斯

Lothar Friedrich KRAPPMANN先生 *

德国

Yanghee LEE女士**

大韩民国

Norberto LIWSKI先生 *

阿根廷

Rosa Maria ORTIZ女士*

巴拉圭

Awa N’Deye OUEDRAOGO女士 *

布基纳法索

David Brent PARFITT先生 **

加拿大

Awich POLLAR先生 **

乌干达

Kamal SIDDIQUI先生 **

孟加拉国

Lucy SMITH女士 **

挪威

Nevena VUCKOVIC-SAHOVIC女士 **

塞尔维亚和黑山

Jean ZERMATTEN先生 **

瑞士

附 件 二

参加“无父母照料的儿童问题”一般性讨论日的缔约国、组织和机构的代表

《公约》缔约国代表:

阿尔巴尼亚、阿根廷、奥地利、智利、哥斯达黎加、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德国、约旦、巴拿马、菲律宾、卡塔尔、刚果共和国、斯里兰卡和瑞典。

联合国组织和机构和其他政府间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军事观察员科、联合国秘书长研究暴力侵害儿童问题秘书处、欧洲委员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和欧洲联盟委员会粮食安全方案。

儿童问题监察员和专员:

Ms. Teresa Devlin, Northern Ireland Commissioner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NICCY),Mr. Peter Hosking, Children’s Commissioner for Wales, Mr. Pawel Jaros, Ombudsman for Children (Poland),Ms. Emily Logan, Children’s Ombudsman (Ireland),Ms. Maire McCormack, Scotland’s Commissioner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Mr. Jens Olander, Office of the Children’s Ombudsman (Sweden),Ms. Laura Paton, Scotland’s Commissioner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nd Ms. Claire Phillips, Office of the Children’s Commissioner (UK).

非政府组织、其他组织、机构、学者和个人:

Adoptionscentrum Sweden, African-European Young People Initiatives, Alliance International des Femmes, The Amigos Group, Anglicare Victoria, Arigatou Foundation, Association“Comunitá Papa Giovanni XXIII”,Association Enfant Droit, Association François-Xavier Bagnoud, Association Tunisienne des Droits de l’Enfant, Baha’i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ernard van Leer Foundation, Bethany Community Support, Centre on Housing Rights and Evictions (COHRE),Child Rights Information Network (CRIN),Children’s Law Centre, Children on the Edge,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Civic Aid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CLAP – Committee for Legal Aid to Poor, CRY – Child Relief and You, Defence for Children International Nederland, EveryChild, Flemish Children’s Rights Coalition, Focus on Adoption, Friends Committee for Consultation (Quakers),Fundación Emmanuel, Garante Regionale per l’Infanzia e l’Adolescenza, German League for the Child, German National Coalition for the CRC, Global Initiative to End All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Gruppo di Lavoro per la CRC, Hope and Homes for Children (HHC),Include Youth, India Alliance for Child Rights (IACR),Integrated Family Service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dvocates for Children, International Catholic Child Burea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Educative Communities (FICE) Austri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Terre des Hommes, International Foster Care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General Secretariat, 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s Ireland, Joint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 Kildonan Child and Family Service, Kilmany UnitingCare, Lebanese Association of SOS Children’s Villages, MacKillop Family Services, Movement for Protection of the African Child, National Council for Childhood and Motherhood (NCCM),NGO Group for the CRC, 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 Plan – Norway, Pro juventute, Quality 4 Children, Refugee Educational Sponsorship Programs Enhancing Communities Together (RESPECT)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ource Network (iEARN),Save the Children Geneva, Save the Children Norway, Save the Children Sweden, Save the Children UK, Scottish Institute for Residential Child Care, Social Services Inspectorate (Ireland),SOS Children’s Villages, SOS Children’s Villages of India, SOS-Kinderdorf International, SOS-Kinderdorpen, Street Kids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 Sudanese Human Rights Watch,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 Marghuz (SWOM),United Aid for Azerbaijan, Village Development Society, Who Cares?,VIS-Volontariato Internazionale per lo Sviluppo, Women’s World Summit Foundation (WWSF),World Movement of Mothers, 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 Youth Substance Abuse Service, Mr. Bruce Abramson, Ms. Marina Adjukovic, Faculty of Law, University of Zagreb, Ms. Evangelia Bouna, Goldsmith College, Ms. Alice Hearst, Smith College, Mayeda Jamal,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Ms. Titti Mattsson, Lund University, Faculty of Law, Ms. Lusia Peilouw,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Ms. Branka Sladovic Franz, School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Zagreb, Mr. Thomas Whale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and Ms. Annegret Wigger,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Social Work.

附件三

DAY OF GENERAL DISCUSSION ON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

16 September 2005

Updated list of submissions

1.Association Comunitá Papa Giovanni XXIII (Italy),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2.Children’s Rights (USA), Overview of Institutional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3.CLAP - Committee for Legal Aid to Poor (India), A Socio-Legal Analysis from Indian Perspective.

4.CRY - Child relief and You (India),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5.Association François-Xavier Bagnoud (Rwanda) Stratégie globale de soutien aux enfants sans protection parentale.

6.Quakers - Friends World Committee for Consultation (Switzerland) Parental Imprisonment Deprives a Child of Parental Care.

7.Quakers - Friends World Committee for Consultation (Switzerland) Child Soldiers.

8.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Prof. Thomas Whalen (USA),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o Support Timely Child Placement Decisions.

9.Global Initiative to End All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UK) Corporal Punishment.

10.Gruppo di Lavoro per la CRC (Italy),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11.Include Youth (Northern Ireland),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12.India Alliance for Child Rights (India), Children out of Parental Care: Sites and Situations of Denial.

13.International Advocates for Children (USA), Submission.

14.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Switzerland),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15.International Foster Care Organisation,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16.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 A Global Policy for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Deprived of Parental Care.

17.Joint 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 White Paper on Child Welfare Legislation.

18.Lebanese Association of SOS Children’s Villages,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19.Matilde Luna (Argentina), Experience in the City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 (in English and Spanish).

20.NGO Working Group on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Switzerland), Recomme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21.NICCY - Northern Ireland Commissioner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Northern Ireland),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22.Plan Finland, Supporting AIDS Orphans in Child-headed Households in Uganda.

23.Quality4Children (Austria), Submission.

24.Jacqueline Ramdatt (Canada),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Children in Residential Care.

25.Save the Children + Children’s Law Centre, Submission.

26.Scottish Institute for Residential Child Care (UK), Creating a Place for Us: An Overview of the FICE Young People’s Conference 2004.

27.Scottish Institute for Residential Child Care (UK), A View from Scotlan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Out-of-Home Care Provisions.

28.SOS Aldeas Infantiles (Venezuela), Importancia de la familia en la vida de los niños, niñas y adolescentes en el marco de la convencion sobre los derechos del niño.

29.SOS Children’s Villages Bosnia-Herzegovina, Sandra Kukic, What after 18? Raising awareness on Problems of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30.SOS Children’s Villages Manila (Philippines),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in Out-of-home Care.

31.SOS Kinderdorf International, SOS Children’s Villages Experience of Support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Out-of-home Care to Independent Living.

32.United Aid for Azerbaijan,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Out-of-Home Care Provision.

33.Mayeda Jamal (India/Sweden), Child Trafficking in India.

34.Terra dos Homens (Brazil), Contribution to the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Discussion Day on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in English) and Contribution au Comité des droits de l’enfant et de l’adolescent (in French). Annexes (in French): Sur l'auteur - Plan national - Glossaire.

35.Plan International, Birth Registration.

36.Voice of Young People in Care (Northern Ireland),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37.Fundación Emmanuel (Argentina), Right to Foster Care.

38.Goldsmiths College, BOUNA, E. and SMITH, P. K. (UK), The Role of Grandparent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Legal Issues on Grandparent - Grandchild Relationships in European Countries.

39.First Nations Child and Family Caring Society of Canada,The Chance to Make a Difference for this Generation of Indigenous Children: Learning from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First Nations Children in the Child Welfare System in Canada.

40.International Social Service and UNICEF, Improving Protection for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a Call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English), Mejorar la protección de los niños privados del cuidado de sus padres: la necesidad de reglas internacionales (in Spanish) and Pour une meilleure protection des enfants ne bénéficiant pas d'une prise en charge parentale: la nécessité de normes internationals (in French).

Care for Children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English), El cuidado de niños en situaciones de emergencia: repercusiones sobre las reglas internacionales (in Spanish) and La prise en charge des enfants dans les situations d’urgence: enjeux dans la perspective de normes internationales (in French).

Care for Children Affected by HIV/AIDS: the Urgent Need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English), El cuidado de los niños afectados por el VIH/SIDA: La urgente necesidad de reglas internacionales (in Spanish) and Le cas des enfants touchés par le VIH/sida: la nécessité urgente de normes internationales (in French).

Kinship care: an issue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n English), El acogimiento por familiares: un tema para las reglas internacionales (in Spanish) and La prise en charge par la famille élargie: un enjeu pour des normes internationales (in French).

41.EveryChild (UK), Childcare: the family and the State: A study of institutional and family-based care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42.UNICEF, Submission to the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Day of General Discussion on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Geneva, 16 September 2005.

43.UNHCR, Contribution to the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on “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44.Bruce Abramson, Suggestions for Guidelines Pertaining to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out Parental Care.

45.Save the Children, Some Highlights from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UN Secretary‑General’s Study on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46.India Alliance for Child Rights, Children’s Right to Parenting Care and Support.

47.India Alliance for Child Rights,Children without Parental Care, the Indian Context 2005.

Background papers received

1.SOS Kinderdorf International, A Child’s right to a family.

2.Council of Europe,Recommendation Rec(2005)5 of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to member States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 living in residential institutions and Recommandation Rec(2005)5 du Comité des Ministres aux Etats membres relative aux droits des enfants vivant en institution (in French).

Recommendation 1601 (2003)1 Improving the lot of abandoned children in institutions and Recommandation 1601 (2003)1 Amélioration du sort des enfants abandonnés en institution (in French).

Explanatory Report and Rapport explicatif (in French).

The rights of children in institutions: follow-up to Recommendation 1601 (2003) of the Parliamentary Assembly and Les droits des enfants en institutions: un suivi à la Recommandation 1601 (2003) de l’Assemblée parlementaire (in French).

The rights of children in institutions: follow-up to Recommendation 1601 (2003) of the Parliamentary Assembly (Document 10452) and Les droits des enfants en institutions: un suivi à la Recommandation 1601 (2003) de l’Assemblée parlementaire (Document 10452).

Children in institutions: prevention and alternative care and Enfants vivant en institution: prévention et mesures alternatives (in French).

3.Kjerstin Dahlblom, “Home alone” - the true story Children as caretakers in León, Nicaragua and “Home AloneExplanatory Note.

4.UNICEF,Survey on Child Abuse in Residential Care Institutions in Romania Introduction, Chapter I, Chapter II and Chapter III.

Policy Framework for Orphans and Other Children Made Vulnerable by HIV and AIDS in South Africa: “Building a Caring Society Together”.

Study of Institutionalised Children in Azerbaijan: Children’s Rights and Possibilities of De-institutionalisation Reform.

Tool for Analytical Review of State Accountability to Protect Children from Violence in Care, in Juvenile Justice and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Regional Consultation for the UN Study on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Childcare System Reform in Romania.

The Situation of Child Abandonment in Romania.

Flow Model Institutionalised Children in Romania and the Determining Variables.

Republic of Moldova: Life Skills Education for Prevention of Trafficking in Human Beings, Evaluation report.

-- -- -- -- --